当前位置:首页--时政专题--热点聚焦--农村面貌改造提升
设施现代化 村庄田园化——我省全力建设“燕赵版”美丽乡村

文章来源:河北日报    日期: 2014年11月26日   【字号: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去年以来,我省按照“保持田园风光、增加现代设施、绿化村落庭院、传承优秀文化”的要求,全面实施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并把其作为基本的民生工程全力推进,初步探索出一条综合整治、配套改造、整体提升、科学推进的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子。

  经过大力度改造提升,去年的8029个重点村面貌焕然一新,大街小巷干净整洁,民居地域特色显著,村庄内外绿意浓浓,基础设施日渐完备,公共服务逐步覆盖……今年的3227个重点村正在加紧推进,看着舒服、住着舒适、感觉舒心的“燕赵版”美丽乡村渐行渐近。

  把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作为一场深刻革命来认识,上下联动全力推进

  我省有48606个行政村、5660万农村人口,相对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在23项小康监测指标中,全省尚有12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是重点,也是难点。

  省委省政府深刻认识到,农村的全面小康,不仅包括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还包括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生活方式的转变。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不是简单地整治环境,而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生态工程、党建工程。这场以转变农村传统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为主要内容的深刻革命,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事关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能否巩固加强。

  正是基于这一战略认识,我省决定用5年左右时间,在全省所有农村,重点实施环境整治、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生态建设五大工程。在重点村,突出抓好饮水安全、道路硬化、垃圾处理、厕所改造、村庄绿化、危房改造、污水处理、土地整治、传统文化保护、产业支撑等15项重点工作,加快打造设施现代化、村庄田园化的现代新农村。

  ——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推动机制。省、市、县、乡分别成立了领导组织。省级重点抓试点、抓机制、抓政策、抓考核,市级重点抓组织、抓协调、抓推动,县级重点抓项目、抓整合、抓落实,乡村重点抓实施、抓管理、抓维护。省里还制定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并纳入省委统筹的重点考核项目,作为评价选用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重要依据。党委、政府督查室和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明察暗访等方式,强化督促检查。对推动工作不力、进度缓慢的,严格实行问责。

  ——建立多渠道筹集和整合资金机制。两年来,各级各部门安排和整合各类财政资金290多亿元;鼓励引导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探索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抵押贷款试点,推动农村要素可抵押、可流转、可交易;出台政策,鼓励工商和民间资本参与,通过命名认建、品牌捐赠等形式,鼓励企业家支持农村、回报家乡,为改造提升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建立领导包村和工作队驻村蹲点帮扶机制。建立了省市县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农村联系点制度,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定期到联系点考察指导工作;建立了机关干部驻村蹲点帮扶制度,省市县累计选派3.4万多名优秀干部,组成1.1万个工作队驻村帮扶,完成帮扶项目13万多个。

  ——建立综合配套的政策支持机制。对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其他村庄建设用地,按照村庄规划需要复垦为农用地的,纳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增减挂钩指标收益全部用于村庄改造提升。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对各级筹集的资金,在奖补项目确定后按建设进度分期拨付。开展“美丽乡村”评选活动,对先进村奖补200万元。

  尊重规律,依靠群众,打造群众满意的舒心工程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为把这一工程办实、办好,办成群众满意的舒心工程,我省各地尊重发展阶段、尊重群众意愿、尊重自然环境、尊重客观规律,积极稳妥、科学有序加以推进。

  ——试点先行,循序渐进。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连线成片、逐步推开”的工作思路,稳扎稳打、步步推进,确保改造提升行动一步一个脚印。去年以来,分批改造提升一万多个重点村,通过典型示范,影响带动了全省近5万个行政村。各市、县(市)还分别集中打造了一批精品示范点、示范线、示范区,整体推进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

  ——统筹推进,规划先行。在建设美丽乡村中,各地高度重视规划的龙头和引领作用,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对示范村,聘请中央美院规划设计院、中国城镇规划设计院、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浙江大学规划设计院等知名规划设计单位,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开展了有特色、有内涵的设计,既避免了千村一面,又各具地域风情。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改造提升中,各地本着突出乡村特色、保持田园风光的原则,按照“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的要求,对规划保留村,不搞大拆大建,力求保持农村原有风貌和肌理;对环首都和城市周边等区域的村,采取整村新建和联村并建等方式,开展类型多样的新民居建设:对历史文化村落,实施特色文化保护开发;对旅游特色村,坚持开发建设与旅游经济互相促进;对不适宜人居的边远、小型村,实施搬迁、整合。

  同时,各地还按照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积极推进生态景观型、生态园林型乡村绿化模式,建设“环村林、街道树、庭院果(花)”,做到路边有树木、庭院有绿荫、活动有绿地,初步形成了村在林中、院在树中、人在绿中的良好生态环境。

  ——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农民是村庄的主人。为使改造提升工作合民心、得民意,各地不搞大包大揽,不搞强迫命令,而是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让群众参与其中。屋顶改造选择什么材质,墙体使用什么颜色,厕所是改造成三格式、双瓮式还是沼气池式……从规划编制、改造内容、项目实施等,全过程向群众问计、请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

  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实现村庄可持续发展

  在改造提升中,既要改变村庄面貌,更要发展富民产业,只有这样,才能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实现村庄的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两年来,各地全面开展了“四清”(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庭院)、“四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作,共清理各类垃圾6439万立方米、杂物2014万立方米,清除违章建筑和残垣断壁159万处、杂乱庭院1379万处,植树1936万株,绿化村庄4848万平方米。为保持改造提升成果,各地实施了“户收集、村集中、乡(镇)运送、县(市)处理”垃圾处理模式,并组建了1.7万人的农村保洁员队伍。如今,多数农村呈现出道路交通出行通畅、街头巷尾干净敞亮、房前屋后绿树成荫、街道墙面粉刷一新、庭院家户窗明几净的新景象。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两年来,全省重点村已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5315户、民居改造11.1万户、厕所改造21.1万个,硬化道路14080公里,铺设污水管道1792公里;铺设自来水管道10.2万公里,解决了627.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推进厨房改造16.6万户,新增使用清洁能源24.5万户,不少农民用上了液化气、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做饭烧水不再烟熏火燎,随时可以洗个热水澡。

  ——发展富民产业,增强长远发展后劲。各地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还积极“经营乡村”,大力培育和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和家庭手工业等,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承德市大力发展苹果、山楂、板栗、山杏等干鲜果品,今年新发展果树26.4万亩,新建改造经济林100万亩,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拥有国家级非遗屈家营音乐会的固安县屈家营村,挖掘历史资源,着力打造古乐文化旅游村……两年来,各地创新思维,新上种养加项目1182个,完成蔬菜标准园建设14380亩,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52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30个,农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1021元。(马朝丽)

本网站转载信息只代表文章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mobile38365365观点。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