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场圆桌论坛暨本次论坛全体大会七,以“PPP助推特色小镇”为主题,邀请各类社会资本、政府机关、规划设计单位的代表讨论PPP模式特色小镇的发展与创新。下文为本场论坛嘉宾精彩观点摘录。
主旨演讲:云南省楚雄州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任锦云
主持人: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副巡视员 包烂漫
发言嘉宾:
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吴中兵
新华网创新和创业事业部总经理 周晓平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卢朋
紫光集团紫光云数首席运营官 李广武
上海龙元天册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萍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所所长 周建明
包烂漫:
特色小镇建设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特色小镇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产业升级转型的样板试验田,其建设被视为破解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新动能转换问题的重要举措。建设特色小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地方政府资金不足,需要社会资本参与,采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符合特色小镇开发建设发展目标,通过PPP模式可以有效助推特色小镇项目落地。
从运用PPP模式在特色小镇项目中的必要性来说,一是减轻财政压力,开拓融资渠道。实现特色小镇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弥补特色小镇资金缺口。二是合理分担风险,提升建设效率。政府通过以竞争性方式引进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参与特色小镇的建设和运营管理,能够提高特色小镇建设的整体风险控制能力,提高特色小镇建设和运营管理效率和效益。三是扩大投资领域,激活民间投资。民间投资不仅可以参与特色小镇的建设,而且可以参与特色小镇的商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日常经营和管理,获得较为稳定的经营性收入,进而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投资增长。
因此,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PPP模式,来打造一个高度产城融合的空间,并体现其地域文化的项目综合体,将会成为特色小镇建设的主流方向。因地制宜,特色突出;以人为本,绿色发展;市场运作,多方共赢。
因此,建设特色小镇,只有让本土文化落地生根,小镇才能彰显自身特色,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同时,特色城镇建设任务艰巨,资金需求较大,需要财政、金融、社会资金及相关政策的综合运用,需要各方充分认识建设特色小镇的重要意义,努力开创特色小镇发展新局面,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新贡献。
第一部分:主旨演讲
任锦云:
第一,我们心目中的特色小镇。
一是产业园区的升级和进化。特色小镇必须有定位精准、特色鲜明、要素集中的产业作支撑,是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有机结合,是产业园区的升级和进化。二是城市精华的浓缩。特色小镇克服了大城市病,拥有便捷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具人文情怀,是城市精华的浓缩。三是乡愁的再现。特色小镇有着优美的生态环境、鲜明的地域特点、独特的历史文化,唤得起回忆,留得住乡愁,是乡愁的再现。四是政企、金融等多方合力的精品。特色小镇建设通过政企合作,整合各自优势,实现运营机制、发展模式的创新,是政企、金融等多方合力的精品,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栖息地。
特色小镇的生命是特色,产业要有特色、建筑要有特色、环境也要有特色、经营也要有特色。特色是不可复制,只有将特色转化为小镇核心竞争力,才能持续发展。
第二,PPP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最佳模式。
PPP模式重在合作共赢,重在长期运营。它不仅是推动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更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最佳模式。运用PPP模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能够汇聚政府、企业、金融的各自优势,实现最好的分工,为特色小镇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提供全程最适配的服务,不仅解决特色小镇建设融资难、产业难和“重建轻管”的问题,也使社会资本拥有一个新的经营业态和长期稳定的经营收益。PPP将成为特色小镇的主要实现形式。
第三,楚雄是一个最适合特色小镇发展的地方。
楚雄具有特色的人文历史、特色的生物矿产资源和绿色能源、特色的环境资源,发展特色小镇的潜力和空间十分巨大。
楚雄有东方人类故乡、世界恐龙之乡、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3张世界级名片,已打造了两个全国一流特色小镇——彝人古镇和姚安光禄古镇,现正打造“元谋人”远古小镇和禄丰侏罗纪小镇。楚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被誉为“野生菌王国”、“冬早蔬菜之乡”、“中国核桃之乡”。现正打造省级一流特色小镇——南华野生菌小镇。楚雄绿色能源高度富集,水能、光能和风能等无污染能源在我州集聚、互补,为打造光伏、风能产业小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楚雄是全国钛矿资源最丰富、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具有打造“钛镇”得天独厚的条件。楚雄山清水环、风景秀丽、四季如春,优良的环境资源正适合打造冬季养老小镇和旅游休闲小镇。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PPP助推特色小镇在楚雄的实践才刚刚起步,许多特色小镇项目还处于“养在深山人未识”的待嫁状态。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激励政策,营造良好环境,积极运用PPP助推特色小镇纵深发展。我们也真诚期待能与国际、国内各类企业加强对接、合作共赢。
第二部分:专家观点
吴中兵:
发展产业新城PPP模式具有三方面意义:一是利用产业服务和城市运营方面的经验和资源,补齐了县域人才经济等能力的短板,因为这些地方是经济洼地,或者相对不太发达的地区。所以,一定程度上也促进解决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二是通过PPP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出了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参与城镇综合开发的新路子。三是坚持科技创新和资本创新双轮驱动,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以龙头项目为牵引,加速项目落地,推动产业集群,为区域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能。
发展产业新城PPP模式的四个特点是:第一,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产业发展是产业新城内在灵魂、核心要素、动力源头。华夏幸福以产为魂、以城为体,聚焦产业发展服务,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第二,坚持产品的完整性。综合性方案内容包括:规划设计、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配套建设、产业发展服务、城市运营等,这是一个以规划为引领、各项功能有机统一的完整的公共产品,它既不是单一的、孤立的PPP项目,也不是简单的单体项目的累加,有效地克服了单体项目短期效应的弊端,确保了整体效益和长期运营的效果。第三,坚持运营的高效性,确保物超所值。要秉承产城融合的理念,推动产业集群打造,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完善城市功能、打造了宜居宜业的美好城市,人民群众有更强幸福感和获得感。第四,坚持与政府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引入互利共赢,降低财政风险,除了接受严格的绩效考评、满足物有所值和财政承受能力评价等条件之外,帮助政府实现发展目标和增量财政,才能获取收益,要有更严格的评价标准,与政府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
周晓平:
中国城镇化城市发展程度已经越来越高,从数据来看,目前已超过56亿,因此特色小镇建设是城市发展的有效载体之一。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新理念、新思想、新动能,创新非常重要。
但小镇建设过程中,还是会面临一些难题。一是“特色”问题。之所以成为特色小镇,核心在于“特”,即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等,所以小镇在建设中一定要找准特色、凸现特色、放大特色,我认为这才是小镇建设核心所在。二是资金的问题,小镇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怎么通过政府引导,怎么制定好的政策、制度,营造好的环境,增强社会资本的投资信心,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三是基础设施的问题,怎么能够利用PPP模式加快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小镇的发展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也很关键。在建设过程当中还应处理好几个问题:一是处理好存量空间、产业文化增量的问题,小镇建设首先要科学规划,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城市群内协调发展的问题,怎么找准差异定位,产业定位是在特色小镇发展中要处理好的问题。
卢朋:
通过PPP模式发展小镇,可以说是站在了中国经济发展大潮的船头浪尖,打造PPP模式下的利益共同体,是在座各位同仁的共同使命。
发展特色小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一是要坚持产业建镇,根据区域要素禀赋,挖掘所在地最有潜力,建设最有成长性的特色产业,打造具有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独特的产业生态。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围绕人的城镇化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完善我们的城镇功能,补齐各项短板,打造宜居宜业的环境,提高人民对美好生获得感。三是要坚持绿色引领,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供给侧发力的新路径。
建设特色小镇应该是发展特色产业为基础,那么哪些产业有特色?有前景?这个答案只能交给市场去判断,而且特色小镇运营比一般的PPP项目更需要一个科学规划、理性建设、长期运营、不断优化的这么一个动态的过程。
作为央企开发特色小镇,我们关注的就是商业模式和投融资模式两个核心问题。
商业模式回答了盈利从什么地方来。特色小镇的盈利,一是来自于产业链的整合开发,构建区域综合的生态圈;二是产业的项目开发,通过项目的运营获取利润;三是土地经营开发,通过土地的开发享受升值的收益;四是二级房地产开发;五是城镇建设开发。对于融资模式来说,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关键。构建产业项目为核心、投融资平台为支撑的投融资框架结构尤为重要。充分利用多种融资方式,导入外部的“造血”资金,导入外部优秀大量的IP资源,包括知识资本以及成熟品牌的导入。
采用PPP模式建设特色小镇还是一个新兴市场,十七局将在这个工作中和大家一起,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团结的思维促进特色小镇PPP事业的发展。
李广武:
紫光集团对“特色小镇”的理解是,我们秉持“新城市运营”的理念,即将产业和城市结合,参与城市的管理和运营。首先,将城市从一个物理空间变化为未来的一个数字空间。在这个数字空间里面,才是体现城市真正的特色,通过数字让小镇与世界沟通,与世界同步。其次,在未来特色小镇的建设中,我们需要搭建一个统一框架,帮助城市管理者运营的IT平台。因为IT数据的更新数据很快,所以这个建设不是阶段性交付式短期拖管,而是要保持长期、可持续运营的一种模式。最后,要关注的是产业的聚集和导入,实现产城融合,这样才能把小镇建设好。
运用互联网、信息化的手段,让小镇与大城市无缝连接,所以我们尽量把大系统、大应用变成云端共享,助力产业导入,助力特色小镇经济发展。
王萍:
龙元集团按照功能类型将特色小镇分为工业发展型、历史文化型、旅游发展型、民族聚居型、农业服务型、商贸流通型六大类,但用一句话来概括特色小镇——“漂亮的姑娘很多,灵魂有趣的很少”,历史文化小镇不挖掘本地文化,却盛行舶来主义,产业小镇无核心产业支撑,不考虑人口从哪里来,为何而来,能不能留下来等问题,如何产生经济价值和创造税收?
“特色小镇”的首要属性是“特色”,包括历史文化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等,“特色”是其生命力、是活力、是竞争力,有特色的小城镇不一定活,但没特色的小镇一定会死,中国与国外不同,并不具备特色小镇自由生长的土壤,特色小镇发展的大忌是无特色,千城一面;无产业,空留楼阁;不绿色,本末倒置;无前瞻,疲于补救。
我们一直都在探索PPP助推特色小镇的创新模式,最近几年特色小镇发展迅速,已经从1.0版发展演变到4.0版,1.0版的特色小镇是过去的“一村一体”,主要为“三农”服务;2.0版是“小镇+企业集群”,典型的形式是村镇企业和家庭作坊;3.0版是“小镇+旅游休闲”,结合当地文化发展旅游业;4.0版是“小镇+新经济体”。
PPP特色小镇模式首先是要实现三方共赢,政府获得税收、产值和形象,老百姓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好的生活环境,社会资本方获得利润和收益,进而打造支撑特色小镇发展的三大体系,即居住体系,产业体系和文化体系,打造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模式。我们强调合作的长期性,建立有效的政企合作机制,成为最佳盟友,全生命周期合作风险共担,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提供小镇发展最强动能。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实现最远目标,给小镇挖掘特色、打造小镇的特色IP,赋予小镇最强个性,资源整合,跨界融合,打造最具创新发展模式。
下面分享一个案例——杭州云安小镇。小镇的灵魂是产业,云安小镇依托青山湖科技城集聚大批科研院所创新资源的优势,抢抓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小镇产业发展以网络和信息安全产业为主题,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智能移动设备、安全芯片等产业,这个核心产业一直服务于小镇的客商招引、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国内外合作资源导入等方面。
国家将特色小镇定位为一种创新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我们应以匠心造镇,以发展产业为己任,打造更多优秀的特色小镇。
周建明:
特色小镇主要的发展趋势是城镇职能、产业特色、要素整合力度正在加强。从特色小镇本身的发展规律讲,一要科学论证,二要做规划引领第三要做特色产业,四要有适合人居的功能设计,五要有环境营造。
目前各部委推动的特色小镇基本上可分为浙江、江苏、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的“非镇非区”的“项目类”特色小镇,一个是西部地区,如陕西、云南、贵州的“建制镇类”的特色小镇。项目类特色小镇一般制定的发展目标大概是3-4年,如云南的105个特色小镇就是到2019年,新疆的到2020年,现在还有三年左右的时间,要建设一千个特色小镇。现在地方申报的国家级特色小镇,最主要的是第二种类型,即建制镇特色小镇。关于建制镇特色小镇,基本要求是一个特殊的行政区域。住建系统推动的特色小镇便属于此类。
像浙江杭州的云栖小镇,是一种“非镇非区”的项目类小镇,主要为发展“产-城-人-文”融合的一个园区,即是刚刚说的第一种类型。我觉得在东部地区推进这样的项目类型比较合适。一是空间,二是产业,三是功能,还有策划、规划、研究等,都必不可少。举个例子,云南元阳梯田小镇是五个要达到国际小镇的其中之一,主要特点是依托世界遗产。这个小镇规划三年,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基本建成,三年完成要求。
特色小镇最主要的发展趋势是注重发展特色,注重传统文化,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宜居环境的建设,注重完善市政设施。目前政府在推动特色小镇建设项目可能存在两方面问题:一个是政府过于主导小镇的发展和建设,往往围绕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去做,但是脱离了市场和实际,忽略了企业的利益诉求和当地群众的利用,容易产生企业不愿去投资、当地民众不支持等问题。二是政府基本放任不管,完全交由企业去主导去做。这也会产生问题,因为小镇最主要的发展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当地政府要体现政府、企业、当地群众等多方面的利益协同。所以,由企业主导时会过分强调企业的要求。所以应把政府和企业的职责分清楚,政府做政府的事,企业做企业的事。
来源:财政部PPP中心 道PPP